首页 / /

民生证券董事长冯鹤年:提升服务实体经济水平新时代投行业务面临的机遇和挑战

信息来源:民生动态 2018-04-24 09:55:52

民生证券董事长冯鹤年发表演讲

4月20日,在由证券时报举办的“2018投行创造价值高峰论坛”上,民生证券董事长、党委书记冯鹤年发表了《提升服务实体经济水平 新时代投行业务面临的机遇和挑战》演讲。先看冯董事长的十大精彩观点:

1.证券公司尤其是投行业务,始终扮演着政府与市场之间、投资者与融资者之间、投资者与市场之间的桥梁作用与中介角色,是金融价值链上的核心环节。

2.金融服务与金融资源的竞争历来是国际竞争的核心要素之一。

3.今年的春天,IPO市场比较困难。投行业务领域监管持续收紧,尤其是今年以来,投行IPO发行家数明显减少。IPO过会率降低、终止审查的项目增多,券商投行业务承压。

4.A股IPO审核趋严,这将是一个常态。

5.“并购重组与资产证券化业务、国际化和跨境业务、新经济回归A股、绿色债券市场扶贫攻坚”将是今年投行业务的四大机遇。

6.合规风控是投行的生命线,大家感受非常多,很多投行都有“血的教训”。

7.未来投行业务将向企业生命全周期延伸,提供包括财务顾问、IPO、融资、并购、产业整合和资产证券化等综合金融服务。

8.传统投行业务转向精细化,要从拼项目数量转为注重业务质量,过去的一些投行普遍采用“大包干”模式,难以为继,打造精品投行需要成为行业发展的重要途径。

9.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,中国证券化资产占比仍较低。国家强调积极有序发展股权融资,提高直接融资比重,大的政策环境没有发生变化。

10.2017年度民生证券完成年内上市IPO项目17家,IPO主承销家数排名为第7名。机遇与挑战并存。

以下为演讲原文:

 

尊敬的各位领导、各位嘉宾和媒体界的女士们、先生们:

大家下午好!感谢主办方的邀请,很荣幸在此见证颁奖的荣耀时刻,也感谢《证券时报》为业界提供了一个专业交流机会。“中国区优秀投行评选”活动已经成功举办11届,今年是第12届,是中国区最具影响力和最被众多投行认可的评选。今天投行精英齐聚一堂,共论中国投行业务的变局与机遇。

我想大家感受比较多,市场环境也好,都有些变化,变化比较大,借今天的机会跟大家分享以下观点:

一、重要性:国内外重视金融服务,服务实体投行为核心

作为资本市场的重要参与者,证券行业在提升直接融资占比和服务实体经济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,也是在座各位投行专业人士所致力的事业目标。证券公司尤其是投行业务,始终扮演着政府与市场之间、投资者与融资者之间、投资者与市场之间的桥梁作用与中介角色,是金融价值链上的核心环节。

金融服务与金融资源的竞争历来是国际竞争的核心要素之一,国际证券经营机构,如摩根大通、高盛、德意志银行、UBS、花旗集团等,都是以投行业务为核心。金融机构的海外扩张也是首选投行业务作为立足点,打开海外业务市场。

目前,欧美的投资银行占据全球投行业务市场的优势主导地位,服务具有全球影响力的跨国机构及企业客户。2017年全球投资银行收入排名中,摩根大通、高盛、美银美林位居前三,营业收入分别达到67亿、60亿和50亿美元。欧美投行占据榜单前十名,市占率达到48.9%。

我国股权和债权融资市场持续发展,投行业务快速增长。年度募集资金规模已经从上世纪九十年代百亿元,增长到目前过万亿元,2017年为1.7万亿。上市公司的市值占GDP比重从不足10%,提高到2017年的68.6%。

所以说,证券公司服务实体经济、优化资源配置作用显著,投行业务快速发展。2007年至2017年十年,证券行业的净资本增长5.3倍,总资产增长3.5倍,服务企业完成股权融资9.5万亿、债权融资17.4万亿元、境内并购重组交易14.7万亿。

证券公司在服务实体经济方面,发挥了巨大的作用。

二、政策环境:严监管改变发展环境,投行业务面临机遇与挑战并存

2016年以来,证券行业迎来依法全面从严监管,分业务条线加强制度建设和监管力度,强化行业合规意识和提高风险防控能力。投行业务领域监管持续收紧:

尤其是今年以来,投行IPO发行家数明显减少。

一方面,完善制度建设,规范业务体系。包括严控拟上市企业质量、关注“三类股东”问题;加强跨行业、跨领域并购监管,叫停联网金融、游戏、影视、VR四个行业跨界定增;修订《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》,界定借壳上市、取消重组上市配套融资、延长股份锁定期;实施再融资新政,调整定增发行价基准,限制定增规模、再融资周期、募资用途;特别是刚刚发布了《投行业务内控指引》,推动行业改革薪酬考核机制、合理化业务定价、构建完善风控体系等。

这是在政策方面,有比较大的调整。

另一方面,加大执法力度,规范市场运作。监管层重拳整治资本市场乱象,证监会2017年开出罚单高达74.79亿元,行政处罚决定的数量、罚没金额和市场禁入人数均创历史新高。重点监控欺诈发行、虚假记载、信息披露存在重大遗漏、尽职调查不充分、出具含有虚假记载文件、财务核查存在重大遗漏等,投行项目成为受罚重灾区,多家证券投行遭点名或处罚。

今年的春天,IPO市场有点困难。

监管将持续严格,投行业务的发展环境相应发生变化,投行业务面临压力。

但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,我国证券化资产占比仍较低。国家强调积极有序发展股权融资,提高直接融资比重,大的政策环境没有发生变化,投行业务机遇与挑战并存。

三、机遇:投行“资本桥梁”本质没变,服务实体、挖掘业务机遇尚存

监管严格、政策变化旨在降低金融风险,规范行业发展,资本市场自身发展趋势和根本规律不会改变,投行作为“资本桥梁”的本质不会变化。服务实体经济与供给侧改革,投行业务面临以下业务机遇。

一是,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,推动并购重组与资产证券化业务。国企国资改革、化解过剩产能、“僵尸企业”的市场出清等,增加对投行的专业化、综合服务需求。服务实体经济,证券公司要发力并购重组、盘活存量。整体而言,中国资本市场的蛋糕一直在做高,上市公司的质量都在提升。证券公司投行人士可以做更加专业的事情。

二是,“一带一路”走出去,助推国际化和跨境业务。围绕客户“走出去”,做好境内境外全流程的服务;拓展国际市场,特别是抓住“一带一路”建设的机遇,积极到沿线国家和地区布局设点,开展跨境业务,为实体企业提供更加丰富、便捷的投融资服务。

三是,新经济回归A股,拓展投行业务维度。A股IPO审核趋严,短期而言,将是一个常态。IPO降低过会率、终止审查的项目增多,券商投行业务承压。目前市场高度关注“独角兽”回归,CDR制度试点拓展投行业务范围。所以,在布局“独角兽”、CDR等鼓励的发展方向,增加有效项目储备,缓解投行收入压力,也是大有可为。

四是,扶贫攻坚,提供投行业务增量。作为绿色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,绿色债券市场是中央扶贫攻坚的有力工具,绿色债券市场的制度建设和创新发展快速推进,绿色债、扶贫债成为投行争相进入的领域。2017年,我国共发行绿色债券超过2000亿元,继续位居全球首位。

机遇还是有的,挑战是现实的。在严监管背景下,证券公司要积极转型,投行人士只能适应,要不断适应新的格局。整体来看,投行面临的挑战如下。

四、挑战:传统业务模式面临挑战,投行业务呈现四大变化趋势

加强监管、依法治市,市场融资行为将趋于理性,金融将回归业务本原,更注重服务实体经济。严监管常态化背景下,证券公司积极转型,投行业务面临新的变化和趋势,将影响行业发展和竞争格局。

一是,延伸投行产业链,服务企业全生命周期。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国企改革的不断推进,跨区域、跨行业的并购重组不断增加,推动财务顾问、多品种融资等专业化需求日益增多。传统投行以股权和债券承销保荐为主。未来投行业务将向企业生命全周期延伸,提供包括财务顾问、IPO、融资、并购、产业整合和资产证券化等综合金融服务。

二是,协同投行与投资,打造一体化发展平台。券商投行业务主要提供传统中介服务,所谓的“金融民工”人均产值较低。严监管和规范行业加剧投行业务竞争,优质项目承揽难度提升,项目管理周期长,保荐费用和承销佣金有限。投行团队长期深入企业,熟知企业的财务状况、洞悉资本运作需求。“投资+投行”模式在合规前提下,打造一体化业务平台,协同业务、分享利益,提升投行业务的整体收入。

三是,强化行业合规风控,重质量、精细化运作。监管层提高上市公司质量要求、对违法违规行为零容忍,倒逼券商加强政策解读和风险防控能力。《证券时报》“投行君鼎奖”即旨在遴选中国区合规经营、成绩斐然的优秀投行,契合行业发展趋势。传统投行业务转向精细化,要从拼项目数量转为注重业务质量,过去的一些投行普遍采用“大包干”模式,应该说是难以为继,打造精品投行需要成为行业发展的重要途径。合规风控是投行的生命线,大家感受非常多,很多投行有“血的教训”。

四是,回归本源服务实体经济,发挥金融资源桥梁作用。金融业回归本源,服务实体经济,强化证券公司发挥资本中介作用,投行成为连接实体企业和投资者的纽带,发挥金融资源“桥梁”作用。投行服务实体的核心在于“客户需求为中心”,以给客户创造价值为宗旨,推进以客户为中心的产品和服务创新,提高

服务质量,满足企业融资需要。

总的来讲,投行业务的“机”与“变”,来源于经济结构调整、产业优化和国家战略布局,以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为底线,聚焦重点产业、覆盖企业全周期、延伸服务产业链,回归本源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。

五、民生特色:高度重视投行业务,团队、制度作保障

投行业务始终是民生证券的核心竞争力和优势业务。目前严监管常态化、金融对外开放提速和资本市场改革全面推进,民生证券正处于变革之路上,在政策变局中寻找机会和确定性,发现行业的发展方向和业务的突破口。

首先,金融业是人力密集行业,高端人才是投行的核心竞争力。民生证券历来重视专业人才的储备和培养。

一是打造高素质人才队伍。民生证券投资银行事业部目前拥有保荐代表人92名,准保荐代表人111名,拥有金融、证券、法律、财务、企业管理等方面的专业人员500余人,是国内较大的投资银行团队。其中,超过80%的人员拥有硕士及以上学历,60%的人员拥有律师、注册会计师等专业技术资格,是国内专业素质最高的投资银行团队之一。

二是外引内培相结合,建立“选育用留”人才体系。构建完善的人才激励和培养机制,外引内培,优胜劣汰,提高员工综合素质和竞争力。2017年共引入投行等成熟团队15个。内部培养精通多个行业以及金融、法律、财务、并购等领域的专业人才。完善激励约束机制,建立业务部门动态考核机制,放开各级人员升降双向通道。民生证券是民企,员工能上能下、采用全方位的内部竞争机制。

民生证券全面聚焦客户的战略定位、业务的战略转型、制度的设置安排和业务的战术部署等方面,这关系到公司运营效率和经营绩效。民生证券做了较全面的规划和安排。

一是准确定位有效客户群,集中优势资源服务成长型企业。资本市场竞争加剧、行业分化显著,投行业务寻求差异化发展,业务特色化、服务个性化是未来行业的核心竞争力。民生证券以服务成长型企业为目标,集中资源服务重点客户。深入挖掘传统产业客户,大力开发节能环保、互联网及新一代信息技术、生物医药、高端装备制造、新能源和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客户。

二是打造一体化发展平台,转型“服务中介+资本中介+资本投资”。民生证券以客户需求为导向,提供全生命周期、全业务链条服务,同时立足于为客户创造价值,推进投行业务战略转型,打造“投行、投资、投研”三位一体的战略发展平台,在合规前提下,以研究院、投行和经纪业务作为引流入口,推进各业务条线协同,从“服务中介”转向“服务中介+资本中介+资本投资”。成立了上市公司战略客户联盟。私募子公司目前注册资本15亿元,目前正在增资,将增资至40亿元。

三是设置两道质控体系,守住底线、全面覆盖风险。面对从严监管常态化,民生证券坚持“合规是底线,风险管理是能力”,设立业务管理部,平行于业务部、资本市场部,负责部门的质量控制,构建公司和投行部两道质控体系,实现投行风险全覆盖。

四是洞悉行业政策趋势,动态调整业务部署。金融业一直受高监管,业务开展受政策影响。投行团队应具备较高的政治敏感性,及时调整资源,避免风险、挖掘机会。所以,需要顺应行业发展趋势,利用战略客户资源,布局并购重组业务;遵循政策导向,部署独角兽业务,要配置最优秀及最有经验的团队为“独角兽”客户服务,提供定制化、高效率、全方位的金融服务。

六、投行成绩:业务发展良好,成绩斐然

基于大规模、高素质的人才团队,差异化的客户战略定位、转型“服务中介+资本中介+资本投资”的战略、风险全覆盖的制度和动态的战术部署,民生投行业务稳步发展,服务实体经济,作为主承销商,为331家企业提供融资1666.66亿元,其中股权募资1035.92亿,债权募资630.74亿。

2007年以来,民生证券投资银行业务呈现了迅猛发展的良好态势,主承销家数、承销金额等各项业务排名稳步提升,行业地位迅速提升。2017年度民生证券完成年内上市IPO项目17家,IPO主承销家数排名为第7名。机遇与挑战并存。

与此同时,民生投行在业内树立了良好的口碑,在客户和监管机构中建立起了良好的形象。多次获得社会各界评选的投行业务奖项,包括2017中国区突破投行君鼎奖、2017A股最佳投行、2017最佳投资银行领袖等。荣誉是对过去努力的认可和奖励,也将以2017年取得的成绩为激励,也将鞭策民生人继续砥砺前行,服务实体经济、推动高质量经济转型发展。